深圳商报·读创客户端记者 卢晓丽贝盈网
9月13日,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实施五周年纪念活动暨2025年罗湖区垃圾分类蒲公英志愿讲师培训启动仪式,在洪湖公园正式拉开帷幕。活动以“分类齐参与・低碳新时尚”为核心主题,汇聚志愿工作者、行业从业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共同参与。此次活动不仅系统回顾了罗湖区五年来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成效,更为后续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化开展夯实基础,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筑牢生态底色。
会上,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实施的五年,既是深圳垃圾分类工作从“探索试点”迈向“全域规范”、城市治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五年,更是罗湖区以扎实行动深耕环保领域、筑牢生态根基的五年。五年来,罗湖区始终以政策为纲领,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,推动垃圾处置从“无序堆放”转向“有序分类”,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筑牢硬件支撑;以宣传为桥梁,覆盖社区、学校、企业等多元场景的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,推动分类理念从“政策硬性要求”内化为“全民自觉共识”,凝聚起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;以志愿为根基,组建专业化志愿者队伍,让环保行动从“政府主导推动”延伸至“全民主动践行”,为深圳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罗湖样本”。此次2025年罗湖区蒲公英志愿讲师培训的开班,不仅为基层垃圾分类宣传注入新鲜血液,更聚焦打造具备“政策解读力、课程设计力、实践引导力”的核心骨干团队。通过系统培训,推动“蒲公英”式宣传从“广覆盖”向“深扎根”转变,进一步激活全民参与的治理动能,助力深圳以更优质的生态环境迎接十五运会,同时持续巩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成果,为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筑牢基层根基。
当天下午,在深圳市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特聘志愿讲师、全国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曾惠卿带领下,志愿者们同步开展《条例》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,走进洪湖公园开展垃圾捡拾与知识宣讲。活动中,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与清理工具,细致清理草坪、道路、花丛中的各类垃圾,以实际行动守护公园环境;同时通过情景问答、案例讲解等形式,向过往市民解读垃圾分类知识,强化公众对分类重要性的认知,广泛宣传“我的垃圾我带走”的环保理念,让绿色低碳意识深入人心。
未来,罗湖区将以此次活动为战略支点,进一步打通生态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蒲公英志愿讲师队伍为纽带,持续构建“政府引领、志愿带动、全民参与”的生态治理新格局,以更显著的分类成效提升城市环境品质、夯实城市可持续发展根基,为建设美丽、宜居、绿色的现代化罗湖注入持久动能。
(主办方供图)贝盈网
举报/反馈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